top of page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  • Instagram
搜尋
作家相片Christine Yip

Neuroscience 與 Meditation

腦袋無疑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,腦袋的構造和運作,一直是科學家最感趣味、最感奧祕的範疇。如何提升腦袋的功能,更是人類最關心的題目之一。


人類越是認識自己的身體、越是研究腦袋的運作,越是驚嘆人體構造的奇妙和偉大。研究人員從實驗中,理解思想、情緒、行為的關係,對人體一些自我保護的預設機制更為理解。而且,對古人鍛鍊身心靈的方法,更是多了一份賞識之情。


人體預設的自我保護機制並不能關掉,亦無須關掉,因為這正是人類的特色,關掉了就失去了作為人類的特性。可是,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,提醒自己接受這些特性,並鍛鍊出各種的應對方式,讓作為人類的我們,從生命的學習中,不斷成長、不斷進步。


從近代不斷推出的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報告中,我們得知 meditation 確是一項可被證實、有效、可行的方法,讓自己留心自己思想、情緒和行為上微細的變化。在關注的過程中,理出一套自我調解的方法。


而在神經科學的研究中,專家們會對研究對象,進行腦掃瞄,嘗試引證 meditation 對腦部的影響,從而理解我們在進行 meditation 時和 meditation 後,思維、情緒、行為上的轉變。與情緒主導 vs. 冷靜處事有關的腦構造,包括杏仁體 (Amygdala), 海馬體 (Hippocampus), 前額葉皮層 (Prefrontal Cortex),都是專家們針對研究的部分。


過往,未有這些研究前,meditation 主要是靠自身的體驗和經驗的相傳。科技為我們帶來另一角度的認識,讓不同的人都可理解和接受 meditation。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搜尋 Harvard 的研究報告和影片,你可能會發掘到更多更有趣的資料。

靜心與神經科學
靜心與神經科學

文字:Christine Yip@姬絲汀生命日誌

圖片:pixabay.com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