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  • Instagram
搜尋
  • 作家相片Christine Yip

靜心慢遊 與 身心靈

MINDFULNESS 靜心慢遊:靜靜地、用心地、慢慢地,遊歷自己的身、心、靈。


那麼,靜心慢遊又如何與身心靈拉上關係?


「靈」

對於 mindfulness 的解說,坊間有不同的演繹,各有各的理念和體會。我們可將 mindfulness 看成一種生活態度,我們做人處事的方式。透過 MINDFULNESS 靜心慢遊,我們絕對可以重整自己的思維模式,容許內在智慧,協助我們整理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生活哲學,在沒有失去自我的狀態下,學習生活。在靜心慢遊時,你會有各種思緒的浮現,而思緒的游走 (mind wandering),根本就是人體的預設機制。對不起!這個機制,並不能關掉!但,我們可以在檢視思緒的過程中,向自己發問。將問題的中心點放在自己身上,關心一下這些思緒出現的原因。而在檢視的過程中,將批判和責備放下,不批判、不責備自己和其他人,我們不是要追究是非對錯,而是要關心一下自己為何受著這些思緒的影響。有沒有一些過去的事情,依然纏繞著今天的你,牽動著你的情緒。有沒有一些將來未發生的事,在腦海中出現各式各樣的假設,而令你焦慮萬分。好奇地問問自己:為什麼。當你開始多關注自己、當你開始放下各式各樣的批判和責備、當你習慣注視當下,你會發現,你的思維模式會逐步走向正面。


人就是這麼特別,喜歡想著過去和將來,而甚少想想這刻的自己擁有甚麼、需要甚麼。不過,這些人類的預設模式,是可以透過練習,鍛鍊自己的。


「心」

不要以為有情緒就是不好,相反,沒有情緒才有問題。情緒是人類的自我保護系統,透過情緒,我們會知道自己身體和心靈的狀況。壓力也是一樣,壓力具有提示功能,若你了解自己身體受壓時的感覺,就可以及早提醒自己,是時候放鬆了。在我的年代,學校不會教授情緒,印象中,只有在講青春期變化時提及過身體和心理上的一些轉變。在情緒和壓力爆煲前,只要你有觀察自己的習慣,你自己是可以察覺出蛛絲馬跡的。MINDFULNESS 靜心慢遊 是其中一種方法,可以幫你專心地觀察自己,找出端倪。


而應付情緒和壓力的正確態度,是認識、接受、面對,學習與情緒共處,不壓抑、不逃避。每個人對各種情緒的敏感度都不一樣,需要專注排解的情緒未必相同。為自己找出適合自己舒緩的方法和平衡點,這是每個人都必須的。


「身」

腦科專家、神經科學的專家,解釋了腦內的杏仁體 (Amygdala),如何以情緒和即時的應急反應去保護我們,如果人體失去了這些敏感度和不加思索的即時反應能力,我相信人類早就滅絕了。可是,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這些自我保護的自然反應,都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力和冷靜處事的能力。當杏仁體處於作戰狀態時,身體的訊息就不能走到前額葉皮層,作出分析,這亦是我們常聽到的「情緒主導了自己的行為」。


學者稱呼這些自然反應的身體行為模式為 autopilot 「自動導航」,你的行為是一些不加思索、自然產生的反應 (reaction)。相反,若你能留心自己的思緒和情緒,當察覺到自己情緒起伏時,刻意讓自己平靜下來,好讓杏仁體冷郤,讓前額葉皮層做它該做的事,你便能掌控自己的行為,作出適當的回應 (response)。而我則喜歡稱這種身體行為模式為 focused navigation 「專心自駕」。


以上的聽起來,似是很神奇,更似是紙上談兵。


無錯,這些理論都只是支持你去開放自己,接受新事物,並不能證明甚麼。

因為,MINDFULNESS 靜心慢遊,是一個非常個人的體驗,每個人在這個旅程中的感受都可以非常不一樣。而且,這個旅程是一個終身的旅程,每一個階段你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。


希望你也能開展這一趟的旅程、也能開始培養靜心慢遊的習慣、也能嘗試注視當下的感覺。

讓更多人一起參與這一趟的旅程,讓大家可以在旅途上互相扶持。


Be thankful of what you have; you will end up having more. If you concentrate on what you don’t have, you will never ever have enough. - Oprah Winfrey


感恩你所擁有的,你便會擁有更多。

若你只掂掛著你沒有的,你永遠都會覺得不夠。

靜心與身心靈

文字:Christine Yip@姬絲汀生命日誌

圖片:pixabay.com


bottom of page